文丨陈之琰
出品丨36氪创投研究院
如你所见,这一代的创业者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迁移: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余波里迁往更硬核的科技赛道;从「模式创新」过渡到「底层创新」。
所以我们相信,中国正在、也已经涌现了一批崭新风貌的创业者。去年11月,36氪启动了「X·3636下」征集计划,也正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旨在更早和更大范围地发掘可能伟大的创业者。
征集计划启动至今,我们已经收到了超过800位创业者的报名,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消费新品牌、医疗健康等20+个细分领域。我们的报名还在进行中,扫码后文二维码进入报名链接。感谢每一位创业者对36氪的信任。
为了夯实以及丰富我们对创业者的理解,在这场“大型社会实验”中,我们将邀请更多的人来分享他们对创业乃至中国商业生态的理解。他们可能是知名院校的教授,可能是已名声在外的企业家,也可能是阅尽千山的投资人。
第7.期我们邀请到的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芮萌教授。他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和鹏瑞金融学教席教授。在加入中欧之前,芮萌也在香港任教。
专家说
最近几年,随着疫情爆发之后,医疗、人权、环保等问题被集中放大,社会各界对如何维护越发全球化的经济秩序展开一次深刻反思,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理念越发受到国内外、一二级资本市场的重视和认同。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千零二十一年,碳达峰、碳中和被明确写入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多的产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巨大需求,ESG也成为企业家、投资人、政府官员、社会大众愈发重视的方面。
芮萌从在香港时期就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话题,并著有专著《社会责任:企业发展的助推剂》一书。在此次专访中,他与36氪分享了对于中国企业追求更好ESG表现的看法,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热点话题背后的时代因素,以及不同阶段企业践行ESG理念的具体方法等。
以下是36氪与芮萌的对话,经编辑:
ESG表现对企业为何重要?
36氪:你在十年前就在公开场合倡导过企业的社会责任,当时还是中国商业社会的新兴话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学者开始提倡关注企业ESG表现。这背后,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芮萌:其实,从2006年左右开始,就有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将ESG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策略。当时的背景是,此前投资机构主流的选股策略都是依赖于财务数据,但随着财务数据已经被挖掘殆尽,机构之间的差异化很难体现,就有基金经理开始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标准来配置投资组合。一些人就想到去找一些“非结构性”的数据,ESG投资就此诞生。
回到中国,过去十年整个国力增强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地位也发生了改变。此前仍处在温饱阶段时,对企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并没有那么敏感。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开始有一些企业家注意到了发展对于环境、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我们开始强调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36氪:呈现更好的ESG表现对一家企业来说为何重要?
芮萌:关注企业的ESG表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结果。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把整个地球的所有资源消耗完了,那子孙后代用什么资源?这是在地球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考虑我们这一代人和未来子孙后代之间利益平衡的问题。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使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最直接的就是——所处的商业环境会发生改变。
36氪:具体来说,商业环境的变化会包括哪些方面?
芮萌:首先是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发生改变。比如我们现在经常会提到的Z世代,也就是95后、00后人群,他们对环境保护更加敏感。在挑选商品时,除了考虑性价比因素之外,还会比前面的世代更看重对于大自然的保护。
其次是随着全世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成本也会越来越贵。对一个企业家而言,在成本上升的同时,如果还没有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来利用材料,仍用初级、原始、粗放的方法,就很容易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
再次是政策的变化。比如在中国,与环保相关的政策逐年都在增加。
除此之外,企业家们不应该忽略的是,当下是一个自媒体时代。在传统媒体时代,公司的负面信息很难被广泛报道,被所有人知道。而今天,一家公司的一个小小举动就会引起自媒体的发酵。
这些要素组成了今天变革的商业环境,也要求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
36氪:此前,人们通常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更偏道德伦理层面的、“锦上添花”的话题。而从你的观点来看,ESG表现对一家企业切身的经营发展都在造成更大的影响?
芮萌:是的。今天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会触发两个改变,其中,刚刚讲到的商业环境变化是一方面,另一个改变就是外部性的内部化。所谓“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原来很多企业不需要支付的成本,正在转化成不得不支付的成本。比如碳排放,在不久的将来就将成为企业的成本之一。
在这双重变化之下,企业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方法不作为,将会面临很多的风险。这其中就包括监管风险、声誉风险、实体运营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
36氪:我们的确观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在要求被投企业关注自身的ESG表现。但这会不会是一种迎合政策走向的短期表现?毕竟投入ESG也需要���出很高的成本。
芮萌:的确,今天当我们谈论ESG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从反面的视角来看的,“不做会有很多的成本”。但我更希望企业能够看到ESG的正面激励。对于那些有意识的企业家来说,能够在此刻未雨绸缪,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一方面,ESG做得比较领先能够为企业带来声誉,也会有更强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创新的方法,设计新的产品,或者降低成本,对企业增加利润、开拓新兴市场、低价获取有限资本等,都有更积极的意义 。
主动、积极承担ESG责任,其实是在不断打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我看来,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主动履行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ESG应当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战略。
 ;把ESG视为企业宣传是非常初级的
36氪:作为一名学者,当你去观察一家企业ESG表现的时候,你采用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芮萌:对于ESG的标准,其实在2006年就有了。当时,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于牵头发起了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其中就提供了一种关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非财务端的企业评价新体系。换句话说,这套标准提供了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系统性的方法论。
在这个方法论中,最主要的就是衡量问题。比如,涉及环境保护的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等;涉及中国社会的精准扶贫、产业振兴、员工福利、客户满意度、性别平等等;涉及公司治理的架构透明度和独立性、董事会多样性、管理层薪酬架构、股东权力、腐败贿赂、负面舆情等。
在E(环境)、S(社会)和G(治理)三大维度之下,还会有非常多的小指标,涉及的变量可以多达几百个。
36氪:在36氪此前完成的《中国股权投资市场ESG实践报告》中发现,对于ESG投资的重视程度排行,二级市场大于一级市场,体育课阶段大于风险投资阶段。人们往往会在一家企业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公司后,对其社会责任提出要求。对于一家初创企业,ESG也同样重要吗?
芮萌:企业在早期首要关注的当然是生存问题,先活下来,慢慢才会衍生出其他的需求。但是,是否应该在第一天就拥有ESG理念?这个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用更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你所创办的这家企业的初心是什么?脸谱网创立时,扎克伯克的希望是塑造一个更开放、更连接的人与人沟通的平台;谷歌把不要作恶当成座右铭。如果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在损害他人,或者通过损害环境来创造利润与财富,最后,企业家也势必要付上很大的代价。
对初创型的企业来讲,我们的要求当然不能太高。但我觉得,一家企业最后能够发展到多大,完全取决于企业家对ESG这个话题的认知水平。
36氪:在当下的国内环境下,鼓励中国企业去追求更好的ESG表现存在哪些难点?
芮萌:最大的难点,是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如果将ESG还认知为成本,那随之做出的决策大多数还是表面文章。它是贴在墙上的,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进入每个员工的心里。
36氪:怎么去判断一位企业家是否将企业社会责任深植于心?
芮萌:你去看很多的中国企业是将ESG相关业务放在公共关系部门下面。这些企业家对于ESG的理解是公关、是市场营销是为企业做宣传。我认为,这对ESG的认知是非常初级的。
36氪:理想情况下,ESG部门应该处在企业怎样的位置上?
芮萌:应该在董事会中设立一个重要的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部门的负责人应处在相对资深的岗位,有实权,并且必须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因为,他一方面需要懂得公司的战略,另一方面还要有很好的协调能力。ESG几乎是要覆盖企业所有业务部门的,从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到客服、人力资源等,都有ESG相关指标存在。企业家需要有一个或多个统筹人才,才能把ESG做好。
在国外,很多企业会设立CSO岗位,即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但在中国,我至今还没有看到哪家企业设立这样一个专门的岗位。
36氪:企业的发展无法离开外部环境。从追求更好ESG表现的角度看,政府、社会分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芮萌:核心还是理念上的转变,这样才能指导政府政策、个人行为,以及企业决策。要先认知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一员,把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中国政府近些年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比如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从追求效率到追求公平,从保护资本到更加保护普通的劳动者。消费者们也开始改变消费理念,过去中国的很多消费者是为他人消费,未来会更加理性,为自己消费。
而这些都会传导到企业端,正如ESG一开始的提出就是从投资机构开始的那样,让中国企业家向更富有社会责任、更利他的方向去发展和进步。 ;
我希望今天的创业者们、企业家们以追求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为目标,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关于36岁以下
·
SYNTHROID is not indicated for suppression of benign thyroid nodules and nontoxic diffuse goiter in iodine sufficient patients as there are no clinical benefits and overtreatment with SYNTHROID may induce hyperthyroidism see Warnings and Precautions 5 priligy generico